- 當前位置:首頁
- 會議活動
第五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成功舉行



2021年10月26日,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城市中心”)、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以下簡稱“聯合國人居署”)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及“一帶一路”可持續城市聯盟圓桌會議相關活動在成都市成功舉行。
本次論壇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宜可城—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能源基金會特別支持,邀請了來自國家部委、中外城市、國際機構、知名學者、中外企業代表參加會議。論壇的主會場設在四川成都,并同時在奧地利維也納、韓國首爾、英國利物浦設三個國際分會場。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公園城市邁向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性挑戰和全人類的共同事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的綠色低碳轉型已凝聚起強大的國際共識,而“十四五”時期正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期與窗口期。本屆論壇交流綠色低碳的城市發展理念和模式,分享全球各國最佳實踐,探討如何實現城市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26日上午首先進行了論壇開幕式,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和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麥慕娜?莫哈德?謝里夫作開幕致辭;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羅文和成都市委副書記謝瑞武作歡迎致辭;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史育龍主持開幕式。
寧吉喆副主任在致辭中指出,城市是各國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最有力抓手,推進城市綠色低碳轉型,對于中國2030年實現碳達峰具有決定意義。同時,“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城市間基礎設施等要素的互聯互通,在全球經濟復蘇過程中有效的對沖了因疫情而導致的經濟衰退。在后疫情時期,“一帶一路”倡議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的互聯互通水平,從而為各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中國力量。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全面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逐步實施綠色低碳轉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對于未來城市間低碳合作,寧吉喆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二是要用實際行動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路徑,三是要以持續開放凝聚城市可持續發展共識。
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致辭
麥慕娜?莫哈德?謝里夫通過視頻對大會進行了開幕致辭,強調了城市對于落實氣候行動的重要性,認為多層面的氣候行動需要進一步納入《巴黎協定》,并呼吁各國、各城市間開展多層次合作,推進綠色、低碳可持續城市發展。
圖 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麥慕娜?莫哈德?謝里夫致辭
四川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羅文在開幕式代表四川省向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四川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以此次論壇為契機,未來,四川將結合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科學統籌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著力強化城市低碳發展的空間支持,科學制定城市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限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控制排放強度。
圖 四川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羅文致辭
成都市委副書記謝瑞武在致辭中表示,促進“碳中和”是全球城市的共同挑戰,成都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近年來持續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加快產業體系轉型升級,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賦能綠色產業加快發展,不斷提升生態碳匯能力,近5年GDP年均增長7.1%、總量達到1.77萬億元,單位GDP能耗降低14.24%。未來,成都將持續探索公園城市新內涵、新形態、新品質,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空間、能源、產業、消費、交通體系,努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成都樣本”。
圖 成都市委副書記謝瑞武致辭
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茍正禮介紹并發布了《“一帶一路”城市互聯互通指數報告》。該報告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和信息互聯六個維度,總結了“一帶一路”沿線城市互聯互通建設方面的顯著特征以及國內外城市間的優勢及差距,分享了三個典型城市的優秀實踐,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對“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信息研判和決策具有現實意義。茍正禮表示,成都作為報告優秀案例城市之一也將進一步提升國際化水平,堅持內外聯動、循環暢通,以國際化思維、全球化視野探索謀劃內陸城市高水平開放新路徑。
圖 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茍正禮發布《“一帶一路”城市互聯互通指數報告》
世界經濟論壇物聯網與城市轉型平臺中國區負責人徐亞敏、城市中心主任史育龍、科爾尼全球合伙人王宇 共同發布《“一帶一路”城市互聯互通指數報告》
論壇主持人史育龍回顧了論壇的歷史,作為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果,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自2017年起已成功舉辦了四屆,超過60余個國家高官代表、80余個城市市長、30余家國際機構、百名中外專家和企業家參與,在多個城市開展國際可持續發展試點,有力促進了城市地方層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開幕式后舉行了主論壇,論壇邀請了創新方法研究會理事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原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政策戰略副行長艾德明爵士,“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院長、聯合國環境署前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世界經濟論壇駐華首代艾瑞碧,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主任翟東升,英中貿易協會高級總監朱俊博作主題演講,并繼續發布了另外兩項論壇成果——《綠色城鎮化共識》和《成都未來科技城可持續規劃導則》。
創新方法研究會理事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原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就“新型城市能源轉型”做了主旨演講。從城鎮化大趨勢出發,介紹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點方向,并從6個方面對公園城市的低碳標志作了闡述。劉燕華提到,今后我們需要努力建設一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圖 創新方法研究會理事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原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政策戰略副行長艾德明介紹了亞投行未來在實現低碳發展方面的理念。去年除了疫情應對相關投資之外,亞投行超過40%的投資都用于應對氣候問題,包括綠色綜合城市基礎設施、城市清潔能源過渡轉型等項目。他表示,亞投行隨時準備與各方進行合作,幫助和促進在成員國采用這些解決方案,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圖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政策戰略副行長艾德明爵士
聯合國環境署前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基于全球視野,對綠色城市的建設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意見。他表示,綠色城市才是有吸引力的城市,中國現在出現了很多綠色城市,這些城市在鼓勵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其他城市走向綠色發展方面樹立了很好的典范。
圖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院長、聯合國環境署前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
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表示,綠色低碳領域的技術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根本支撐。城市地區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城市發展的綠色低碳轉型是重中之重。在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中要推行碳中和理念,構建城市低碳產業體系、綠色交通體系、智能家居體系,建設綠色低碳城市、城市社區和零碳建筑。與此同時,系統性的激勵機制也十分重要。
圖 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
世界經濟論壇駐華首代艾瑞碧表示,為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世界經濟論壇開展了凈零碳城市項目,通過綜合性的能源措施來解決當前面臨的經濟、環境、健康和社會危機,為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提供一個可實施的發展路徑。
圖 世界經濟論壇駐華首代艾瑞碧
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主任翟東升從八個方面介紹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進展,提到了遵循、統籌、對接、聚焦、防范這十個字的要訣?!耙粠б宦贰苯ㄔO促進了互聯互通,本身就是一個循環,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我國應該重點建設綠色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翟東升還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不是政府包辦、央企包辦,以后必須要在行動上、在宣傳上、在輿論上加以糾正。
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主任翟東升
英中貿易協會高級總監朱俊博介紹了英中貿易協會在推進可持續發展領域中的案例。朱俊博指出,城市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將在現代環境助力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以及碳中和過程中發揮關鍵的作用。
圖 英中貿易協會高級總監朱俊博
隨后的環節中,論壇發布了《綠色城鎮化共識》《成都未來科技城可持續規劃導則》等兩項成果。
能源基金會低碳城市項目主任王志高介紹,綠色城鎮化的共識從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產城融合、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加強綠色低碳發展國際合作等六個方面,為“一帶一路”的低碳城鎮化提供了理念引導和方案選擇。
圖 能源基金會低碳城市項目主任王志高發布《綠色城鎮化共識》
《成都未來科技城可持續規劃導則》由聯合國人居署中國辦公室國家官員應盛和成都未來科技城發展服務局副局長李銳共同發布?!秾t》依據國際國內可持續發展的最新理念和實踐,結合成都未來科技城的實際情況,為成都未來科技城的城市形態和功能、彈性的開發模式、低碳高效的交通、自足清潔的能源和智能化的運營管理以及可持續場景導引等提供多方位的指導和參考。
圖 聯合國人居署中國辦公室國家官員應盛(右)和成都未來科技城發展服務局副局長李銳(左)共同發布《成都未來科技城可持續規劃導則》
26日下午,“一帶一路”可持續城市聯盟圓桌會議順利召開,會議主題為“雙碳目標下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新路徑”。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城市中心及四川成都市代表進行致辭。能源基金會、聯合國人居署、世界經濟論壇的專家進行主題演講。來自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意大利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代表以線上參會的形式進行經驗分享。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促進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宜可城-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科爾尼公司等機構和企業的代表進行交流分享。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邱愛軍主持會議。
圓桌會后,論壇圍繞“推動綠色制造實現低碳轉型”“倡導綠色生活提升城市品質”“實施城市更新助推綠色發展”三個主題開展了三場平行分論壇。來自國內外的城市政策制定者、城市管理者、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及高端媒體圍繞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經驗分享,為城市間團結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切實推進了各方務實合作。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四川電視臺等數十家中央媒體及四川本地媒體參與報道。